目疾,以人乳浸蒸,或点或服。程知曰:病人得汗后,烦热解,太阳之邪,将尽未尽,其人复如疟状,日晡时发热,则邪入阳明审矣。
恶寒者,该风而言也。 其中有属表属里,所以下法有禁有宜。
脉浮者不愈,盖以脉浮,邪在外而反下之,故令不愈也。作解之兆,必先见振栗汗出而始解者,乃邪正交争作汗故也。
如心经,以人参益气,石脂补血,朱砂钲心,天竺黄去痰,泽泻泻热,而莲肉、茯神、赤茯苓、远志、益智、酸枣之属,利心窍以安神识。伤寒服汤药,下利不止,心下痞□,服泻心汤已,复以他药下之,利不止,医以理中与之,利益甚;理中者,理中焦,此利在下焦,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,复利不止者,伤寒服汤药,下利不止,心中痞□者,误下之所致也。
攻之必寒气乘虚上逆,胀满不能食也。实,则以枳实泻之,如无他证,以泻黄散泻之。
然地黄、麦冬味虽甘而气则寒,非发陈蕃秀之品,必得人参、桂枝以通阳脉,生姜、大枣以和荣卫,阿胶补血,酸枣安神,甘草之缓,不使速下,清酒之猛,捷于上行,内外调和,悸可宁而脉可复矣。太阳病烦热,汗出则应解矣。